有些廟宇,有人打小就隨著敬拜該廟宇長大,也隨之如此,哪怕到了其他縣市工作,一回到老家後,一定會到打小長大的廟宇燒香敬拜,感謝廟宇內神明的庇佑,不管是任何事情。
但也並非所有的廟宇都是友善的,這樣的說法與信仰的神明不同,而是主事者或是替神明服務的廟方人員,因為遇到過子女與父母信仰不同,不管是宗教不同、廟宇不同,或是神明們的不同,都可能會因此產生連鎖效應的分裂反應。
尤其是當子女發生任何不順遂的情況下,父母就會跑去詢問廟方人員或是主事者,通常都會被借題發揮,表述對方的神明或是信仰無法提供子女們有效益的庇佑,亦或是是被原本跟隨父母信仰廟宇的神明們處罰等等。
這也導致許多人內心感到慌恐,不知道該怎麼辦,可父母出事了,居然也會是自己的問題,會被說因為子女的信仰不純正、不好,帶回不乾淨的東西,而間接去影響到父母的健康、不順遂等等的,也因為是父母加上無法佐證與確認,我們都會習慣啞巴吃黃連,接受這一切的說詞,而放棄自己的理性選擇和判斷。
上述都是不正確的判斷方式!
我們要學會判斷最好的方式就是理性的去看待事件發生的當下,以及透過彼此可以信服的方式,擲筊來判斷,因為神學存在許多我們無法輕易探討的真因,可擲筊卻是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做到的。
在無法擲筊之前,我們要先有以下的幾項正確觀念:
- 神明對待人的幫助不會隨著自己的信仰改變,而有所偏頗,或是責備。
- 神明幫助人的依據,是自己是否是個言行得當,且有持續在行善(捐款、捐物或擔任志工)。
- 神明的主事者或是代言人,若要確認神明的旨意或是想法,也需要陪同當事者於神明神像面前擲筊確認,切勿因為自己的身份就直言不諱,容易讓他人信以為真,或是相信未被正確驗證的資訊。
- 可以反問神明的代言人或主事者,是如何驗證自己的說詞,是否可以透過擲筊方式來獲得驗證,若是屬實,那不管在哪裡擲筊,神明都會為了證實傳遞訊息的正確性,而金駕於現場。
- 若神明的代言人或主事者無法說明清楚資訊來源、擲筊驗證,那則可以選擇不相信對方所說的言詞。
- 若神明因為人的信仰轉移,而對人產生任何不良的影響,只會有一種原因,那就是自己隨著信仰轉移,開始出現不當言辭或是行為,才會依循規範受到特定職務管束的神明懲處。另一項重點是,轉移信仰不是不當言行,請勿以此來誆騙信眾。
- 信仰轉移對神明不會產生減損,但對於廟宇的實質營運利益會,亦或是對特定可從廟宇獲得較高利益者會。